名词解释 对外贸易
什么是对外货物贸易?
对外贸易,亦称“外国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组成,既带动了本国经济发展,又实现了国际贸易的互利共赢。
【对外开放主要是指?】
对外开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发展出口贸易;二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促进本国企业技术升级;三是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吸引外资投入,推动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也称为对外贸易系数。该指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关系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现进出口贸易“顺差”和“逆差”含义是什么?
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分别指一国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的情况。贸易差额是评价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盈亏的重要指标,关乎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什么是贸易救济?
贸易救济是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伤害而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一方面能够维护国内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的调整和发展,确保经济持续增长。
中国的贸易进出口方式是什么?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种形式。一般贸易指的是中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进行的贸易活动,而加工贸易则是指国内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出口和进口业务。
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根据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长梁明的观点,中国对外贸易表现出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增速较快,以美元计算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二是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更多新兴领域开始蓬勃发展;三是市场多元化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合作伙伴日益丰富;四是质量提升,中国制造开始向高端、创新方向转型。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能反映该国进出口的来源与去向吗?
国家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反映了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通过分析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与哪些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频繁,为制定贸易政策和促进贸易合作提供参考。
贸易逆差和顺差是什么意思?
贸易逆差和顺差是对外贸易中衡量国际收支情况的重要指标。贸易顺差指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有盈余;贸易逆差则相反,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存在亏损。这些指标是评估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什么是外国贸易公司?
外贸公司是指拥有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企业,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活动。它们可以引进国外商品到国内进行销售,或者将国内商品出口到国外市场,创造经济价值和促进国际贸易发展。